观看记录
查看更多

起跑线 » 故事 » 故事专题资讯 »

杜甫:佳人-唐诗精选

发布时间:2014-09-23   点击次数: 
导读:杜甫:佳人——这首诗通过叙述一个流落异乡的女子的遭遇,寄寓了流离生活中的杜甫的感受与政治情怀。
    佳人  杜甫

    绝代有佳人,

    幽居在空谷。

    自云良家子,

    零落依草木。

    关中昔丧乱,

    兄弟遭杀戮。

    官高何足论,

    不得收骨肉。

    世情恶衰歇,

    万事随转烛。

    夫婿轻薄儿,

    新人美如玉。

    合昏尚知时,

    鸳鸯不独宿。

    但见新人笑,

    那闻旧人哭?

    在山泉水清,

    出山泉水浊。

    侍婢卖珠回,

    牵萝补茅屋。

    摘花不插发,

    采柏动盈掬。

    天寒翠袖薄,

    日暮倚修竹。

    杜甫诗鉴赏

    这首诗通过叙述一个流落异乡的女子的遭遇,寄寓了流离生活中的杜甫的感受与政治情怀。

    这首诗每八句为一段,共有三段。

    第一段写“ 丧乱”,揭示这位佳人一切不幸的根源。其中“幽居在空谷”一句统领全篇,为这首诗的中心所在。“自云”二字则让“佳人”的经历全由她自己口中说出,情调更加凄切、悲凉。“良家子”与“ 官高”相映衬;“遭杀戮”与“收骨肉”相照应,写出官宦人家的遭遇,为下文中女子被遗弃作铺垫。

    九至十六句为第二段,记叙“佳人”因家境衰落被丈夫遗弃的过程, 诗句在愁苦中夹杂愤愤之语。

    “世情”两句,写尽人间势利眼,可以说是杜甫借女子之口,抒发自己的感慨。“合昏”两句,以草木禽鸟与轻薄夫婿相对比,对不义之人作了有力的鞭挞和斥责。

    十七至二十四句为第三段,写女人在边地的生活和思想,照应“零落依草木”句。这里的“在山”当指在家,“ 出山”当指被遗弃,因此这两句诗反映的是社会舆论对被遗弃者的看法,同时又流露出诗人对这种错误舆论的不满。

    “侍婢”以下六句重点描写女子的贤贞清贫,颂扬她的节操,说明她并未因被遗弃而“浊”。“侍婢卖珠回,牵萝补茅屋”两句,是指卖掉珍藏的宝珠,才有力量修补茅屋,继续生活,这正是衰败以后,宦门小姐特殊生活的写照。“摘花不插发”,暗用《诗经·卫风·伯兮》中的“岂无膏沐,谁适为容”的意思,以不事打扮来衬托自己的操守。“采柏动盈掬”与“摘花”句形成对照,以柏象征女子的品性洁白、坚贞。最后两句总写女子的隐居生活,“ 翠袖”、“修竹”照应“佳人”,“天寒”、“日暮”照应“幽居”,更显出佳人的忠贞品格。

    这首诗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,它生动、具体地记录了这一时期的历史,无怪乎前人评论杜诗是“诗史”。

推荐阅读

三平二满-成语资料
欣欣向荣-成语资料

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投放服务条款版权声明

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,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本站,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

Copyright © 2007-2021 qpx起跑线儿童网版权所有